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红军烈士遗骸安葬纪念园
2017-09-25 10:09
来源:纪念墙
浏览:28142
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冯 强摄9月24日上午9时30分,在广西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内,哀乐低沉响起,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庄
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现场。冯 强摄
9月24日上午9时30分,在广西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内,哀乐低沉响起,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庄严举行。覆盖国旗的红军烈士遗骸灵柩,在8名礼兵和多名红军烈士后代的护送下,缓缓走向红军冢,3000余名干部群众肃立两侧,向红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至此,经过43天的打捞、清理、鉴定,1934年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中,遭敌迫害牺牲在酒海井内红军烈士的遗骸,将陆续安葬于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烈士英灵终得安息。
酒海井,位于广西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县委史志办主任史秋莹介绍,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灌阳县,为确保中央纵队及后续部队安全渡过湘江,多支红军部队先后投入新圩阻击战,浴血奋战,伤亡惨烈。战斗结束后,红军战地救护所里的100多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投入酒海井中,全部壮烈牺牲。
为缅怀先烈,当地党委、政府在酒海井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殉难处纪念碑等纪念设施。今年8月13日,灌阳县正式启动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经过抽水、阻水、分流、清淤等一系列努力,打捞人员在井内淤泥中陆续发现20余例骸骨。
来自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和党史部门的有关专家对骸骨进行了清洗、分类、修复,并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对骸骨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进行科学鉴定,确认这些骸骨为当年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
9月22日,灌阳县召开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鉴定结果情况通报会,综合骨骼特征、党史研究、历史记录、当地居民口述等多方面信息,认定所打捞遗骸系83年前遇害的红军。
此次被打捞上来的烈士遗骸,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每个人的身份。灌阳县县长卢嵩介绍,目前灌阳全境已发现2560具红军遗骸,他们将利用1至2年的时间将散葬红军遗骸全部迁葬至新圩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安葬仪式结束,烈士们的遗骨入土为安,红军后代钟安屏老人饱含热泪地说:“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英雄的壮举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前行,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广西灌阳9月24日电)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
国家公祭日 | 我们向往光明,却不能忘记黑暗
2018-12-13
-
纪念9.18——抗日战争中的安徽记忆
2017-09-18
-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原馆长:纪念馆主题没变过
2017-09-25
-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2017-09-30
-
耗时三个月 东阳一耋耄老人建起红色“纪念墙”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