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个人民空军的历史故事,都说了些什么?
2017-06-16 13:48
来源:纪念墙
浏览:22901
追寻“生命线”的足迹,感受政治工作的“脉动”——空军空降兵学院出版《空军政治工作史话系列丛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承载着
追寻“生命线”的足迹,感受政治工作的“脉动”
——空军空降兵学院出版《空军政治工作史话系列丛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承载着智慧与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叩问着初心与灵魂。
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这始终是铸魂育人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政治工作面临的永恒性课题。空军空降兵学院新近出版的《空军政治工作史话系列丛书》,在空军历史传承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该丛书从浩瀚的空军政治工作史料中,遴选了1059个故事,归类为81个问题,按照时间维度从十个方面具体展开,空军特色非常鲜明。该丛书以“史话”的形式出现,来源于史,又不拘泥于史,每一个故事都融入了作者的理解和感知。丛书虽不能全面反映空军政治工作,却栩栩如生地展现着人民空军政治工作的光辉历程。正如古希腊一句谚语所说,“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今天重温那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生命线”和“足迹”,让我们真切地接触到“生命线”服务保证空军建设的时代“脉动”。
初 心
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这是新一代空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这套丛书的编者们,作为空军部队的政治工作者,深深地感到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历史传统与当代实践有着一定的时空距离,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政治工作系涂炳林教授在谋划丛书之初便说道:“我们根子上的东西必须坚守,传统上的优势不能丢。守不住,军队就会失魂落魄;丢掉了,军队就会变质变色。”
本着让广大官兵重温“生命线”上激动人心的“足迹”,感受老一辈空军人创业的艰辛和荣光的初心,编者们从2009年9月便开始酝酿思路和收集资料,按照“反映思想主题、具有典型价值,体现历史脉络、还原历史真实,完善故事要素、标明引用出处,表述清楚明了、能够启迪后人”的基本原则,以习主席关于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十一个方面的论断作为统领,以空军党委机关关于人民空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九个方面的总结凝练为“经线”,以人民空军创建、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萌芽、提炼、形成、不断完善充实和传承的光辉历程为“纬线”,展开和构建各个层级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选材、校史、整理、审视,对每一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出处等,一一地进行了史籍的考证、完善和充实。
坚 守
编写之初,编者们按照“同时启动,先建‘史馆’,后编‘史话’”的部署和安排,专门组织力量到空军档案馆和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十多个单位查阅了上万份有关历史资料,建成了“空军政治工作史网上数字馆”,相关文字资料超过1亿字之多,也为“史话”的编写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这套丛书,从设想、计划到现在成书,历时八年,曾两次写入空军空降兵学院党委全会工作报告。八年来,先后九易其纲,四易其稿,总计修改字数达到1000多万字。
虽说大部分编者都是学院教学一线的领导、教员,可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没有阻碍他们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反而鞭策着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当年最初的策划者郝文炜政委、叶桂生主任、龚国安教授,都已相继退休多年;政治工作系涂炳林教授,三个寒暑假全部扑在丛书编写一线;黄松平教员两次大年初三便从长沙返回学院参与编写;张明、宁湘峰等教员在面临转业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一线……
八年来,编者们始终坚持以空军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历史文件和公开出版的史料为基本依据,以亲身经历空军各阶段历史的老同志的回忆录、采访记录为重要补充。力图真实地记录人民空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发生发展的历程和创新成果,并把这些成果与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起来,以增强丰富性和生动性;力图真实地反映人民空军政治工作的整体面貌,又注重抓住这一面貌中最细微、最精彩的镜头,以小见大,以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力图真实地呈现我党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人民空军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主要领导人和革命家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又注重反映各个领域、各个兵种、各条战线上基层官兵的可贵精神面貌和崇高品质,使大家感到可亲可敬,可望可及。
致 谢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革命火焰的传递。”编写这套“史话”,与其说是在浩瀚的空军史料中遨游,是用键盘敲击出来的字符,是一次艰辛的探索,是一项任务的完成,不如说是在与千百万为空军建设和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空军人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是用血管弹出来的“心声”,是一种空军人才能体会和享受的成长过程,是一种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的释怀,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的洗涤。
八年来,囿于现有研究资料的缺乏,囿于编者们对人民空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研究了解的不足,不免深感编写的举步维艰,是习主席关于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鼓舞着我们,是空军党委机关关于要“讲好空军故事”的文件精神指导着我们,是为空军建设和发展付出心血和生命的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的空军人在召唤着我们,是蓝天出版社的同志四次修改、四次排版、四次校对、四次送审的不懈追求激励着我们,是空降兵学院学员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张张寻求问题答案的便笺和一封封期盼书稿早日出笼的邮件鞭策着我们。
这套丛书运用“史话”形式反映空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编者们的一个尝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生动的可读性。这样的尝试更需要有历史文件作依据,有当事人的具体回忆作补充,有当时报刊登载的文章作参考,但全书中的1059个故事,并不是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书中部分内容显得不够充实的主要原因。至于在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虽然进行了反复校对考证、检查充实,可能仍有疏漏,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史话”丛书包含的内容不如正式史稿全面、系统,它主要围绕主题,选择空军特色比较浓、现实意义比较大的史料展开描写,因此,读者可以将其作为一套有一定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大众参考读物来阅读。
编审完此书后,军事科学院尚伟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评语:“全书理论构架清晰有序,叙事结构简洁明快,文字表达流畅平实,不仅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空军指挥学院李振教授发表审读意见:“空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主线一贯,结构总体较为合理,故事具有典型性、说理性和现代特色,像一座座雕像矗立在眼前。”
空军指挥学院李黎光教授点评:“该丛书对弘扬空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做好新形势下政治工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作为培训空军基层干部的必读书目,也可作为空军部队基层官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习用书。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