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拜网
  • 首页
  • 专栏文章
  • 纪念活动
  • 纪念墙
  • 登录
  • 注册
  • “继父志,弘正道”:钱穆之子、清华历史系教授逝世

    8月22日,据钱逊之子钱忠对外发布讣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钱穆的第三子钱逊教授于当日凌晨零时四十八分因病去世,享年85岁。

  • 详情

    •     封面
         
      钱逊,籍贯江苏无锡。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历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在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等职。


      但钱逊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钱穆之子。而他本人亦以推行国学,讲诵《论语》闻名于世。
       
       
      1933年10月13日,钱逊出生于北平,五兄妹中排行老三。鼎革之际,钱穆离开内地,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最后定居台湾。16岁的钱逊,当时已经读过《列宁文选》,选择到清华大学历史系求学,1953年毕业回清华,任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师。
    • 晚年时,钱逊在中国文化书院担任导师,书院院长助理江力因组织活动与其结识。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书院年会雅聚,钱逊总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坐在第一桌上。前来参会的老先生众多,以至于江力一开始并未过多注意他。后来进一步接触中,钱逊的“温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八十高龄,坚持自己提包,走路不用人搀扶;坐车时不小心将水杯中的水洒了些出来,还会向师傅道歉。

      对于外界将其与盛名在外的父亲相比较,甚至认为他一辈子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有些“可怜”。钱逊的孙女曾问过他是否介意,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介意:“他说只要人家提的话,他都觉得很光荣很骄傲,觉得是大家对他的一种尊重。”


      刘晓峰也问过类似的问题。钱逊答道,传统需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去反思,自己亦有心得。
      • 前往纪念馆
    • 祭奠亡灵,祈祷

      请勿重复点击

      累计20667人参与拜祭